在申报项目之前,卫蓝新能源便联络了关键的上游材料厂商、下游整车厂,以及物理所等科研单位,联合了产业链。李泓的直观感受是,过去在大学和科研院所,研究团队围绕一个科学问题或新技术,但研究方向更发散。民企牵头组成的联合体,有天然的紧迫感,产业链上的每个参与者都希望产品最终能商业化,车企也希望在全球证明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焦虑可以解决。
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有两大类,一类是探索性的基础研究,另一类是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,后者更侧重于产业化。周孝指出,有企业反映科技攻关项目与市场需求的关联度并不紧密,尤其是那些偏向理论性的研究项目,要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,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。在周孝看来,未来编制科技攻关项目指南时,应增加企业的参与度,以确保项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。
这款半固态电池,便是由卫蓝新能源参与研发。李泓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卫蓝新能源与蔚来汽车在2021年开始合作,共同研发能量密度为360Wh/kg的锂电池。在全球范围内,这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。要知道,彼时最先进的电动汽车电池,是特斯拉汽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,能量密度最高仅为260Wh/kg。提升能量密度,需要上游原材料颠覆性的创新,以及电芯工艺、电芯性能、安全性、机械性能等各方面的反复优化验证和迭代,以及提高生产良率、降低生产成本。《》